一般35歲左右鈣含量達到頂峰,但35歲后鈣質逐漸流失。特別是女性進入絕經期后,鈣質流失速度加快,患骨質疏松的風險也逐漸升高。所以應35歲后應適當的補鈣,增強骨密度,預防骨質疏松。
今年88歲的賓奶奶因全身骨痛在長沙市第三醫(yī)院老年病科十七病室住院治療。科室主任李順東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實驗室檢查和骨密度的結果,診斷她患上了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建議她除了調整生活方式外,還需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賓奶奶表示自己經常喝骨頭湯,怎么可能還缺鈣?
李順東解釋:“補鈣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但大多數人對于科學補鈣都存在認識誤區(qū),賓奶奶是用錯了補鈣的方法!”據介紹,每100毫升骨頭湯中的鈣含量一般僅為2~3毫克,按照《中國居民膳食營養(yǎng)素參考攝入量》,成年人推薦鈣的攝入量為每日800毫克(元素鈣),50歲及以上人群推薦鈣攝入量為每日1000~1200毫克,也就是說,每天需要喝300~400碗骨頭湯才能滿足需求。此外,骨頭中的鈣質很難釋放,湯中的鈣含量很低,骨頭湯經過長時間的燉煮,骨頭中的脂肪被完全燉煮出來釋放于湯中,使得湯中的脂肪含量直線上升。大量飲用骨頭湯,不僅達不到補充鈣的效果,反而有可能導致攝入過多的能量。
吃哪些食物能幫助補鈣?
1、奶制品
牛奶、酸奶和奶酪等奶制品中含有豐富的鈣,利用率和吸收率極高。成年人每天至少喝300克牛奶,能為身體補充約300毫克鈣。
2、綠葉蔬菜
綠葉蔬菜中含有的鈣含量并不亞于奶制品,如100克胡蘿卜精中的鈣含量達到350毫克,還有薺菜、芥菜、莧菜、芥藍以及油菜種也含有豐富的鈣。
3、豆制品
多種豆制品都能為身體補充鈣,特別是豆腐絲和豆腐干,每100克食物中的鈣含量分別達到447毫克和239毫克。
4、維生素D
鈣和維生素D應共同補充,因為維生素D能促進腸道吸收鈣,減緩腎臟排泄鈣元素。身體中九成以上的維生素D經過陽光中紫外線照射,由自身皮膚合成,因此每天至少曬太陽20~30分鐘。也可以多吃含維生素D的動物肝臟、蛋類和海產品以及蘑菇等。
溫馨提示
除了補充鈣外,也應該適當的補充鎂,因為鎂能使得鈣均勻分配到骨骼中,可以從花生、全麥食品、紫菜以及綠葉蔬菜中獲取。另外,雖然綠葉蔬菜中含有大量鈣,不過草酸含量也很高,所以吃之前應用開水焯一下,以免妨礙對鈣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