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來水現(xiàn)在不咸了?!?022年3月4日清晨,厚街汀山李宛芬擰開水龍頭接水刷牙,杯中水口感不再咸。當天,她所在片區(qū)的第三水廠,氯化物平均值為16.7毫克/升(國標為250毫克/升),而東江東莞段沿線14家水廠氯化物最高值只有54.0毫克/升。厚街汀山群眾用水告別“咸味”,則是東莞抗旱防咸保供水的真實寫照。
東莞千萬人口用上安全優(yōu)質自來水的背后,離不開國家防總、水利部的果斷決策和科學調度,離不開廣東省、東莞市的高度重視和全力抗咸。抗擊咸潮成功,更是東莞市委市政府領導下的水務人在“雙萬”新起點上,又一次以人民為中心、人民至上的生動實踐。
▲東莞供水調度室,每天24小時有人值守,確保全市供水安全
東莞也缺水
靠海的東莞缺水,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這就是事實。
東莞降雨豐富,669條河涌、120個水庫、20個湖泊,是珠三角名副其實的魚米之鄉(xiāng),怎么可能缺水呢?城市怎么會“渴”?市民還能喝“咸水”?
東莞市水務局的統(tǒng)計顯示,東莞水資源量平均量為21億立方米,按常住人口1000萬計算,人均水資源量約為252立方米,人均水資源僅為全國平均量的七分之一,遠低于國際上人均500立方米的警戒線。東莞水資源不足,屬于缺水型城市。
對此,東莞市水務局水旱災害防御和排水科副科長鄒曉波解釋說:“降雨量與水資源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從地理資源稟賦來講,一座城市的天然水資源,主要來自河流湖泊和降水(雨)。
▲東莞東江沿線水廠供水主管網(wǎng)貫通,實現(xiàn)“全市供水一張網(wǎng)”
從氣象角度來講,東莞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700毫米,擁有豐富的雨水資源,不應該缺水。但是,東莞境內的石馬河、茅洲河、寒溪河、東引運河等大多數(shù)河涌此前污染嚴重,治水攻堅戰(zhàn)后水質大幅度改善,但距離飲用水標準仍有很大距離。“這就是水質型缺水,河涌湖泊都沒達到飲用水標準,只有28個水庫成為飲用水水源?!编u曉波介紹道。
此外,東莞還出現(xiàn)工程型缺水。由于沒有大型水利設施,能夠蓄水的只有水庫湖泊,但其容量極其有限。120個水庫和20個湖泊的蓄水總量不到4億立方米。即使能作飲用水,也不夠全市用一個月。這樣一來,天降暴雨,絕大部分雨水經(jīng)河涌流入大海,大家只能“望水興嘆”。
而同樣嚴重缺水的北京,僅一個密云水庫蓄水量就有34億立方米,是東莞所有水庫蓄水量總和的9倍。換句話來說,東莞的蓄水能力,跟不上東莞跨越式發(fā)展的用水需求。
但是,在李宛芬眼里,“東莞并不缺水?!彼龔慕鱽淼綎|莞工作生活30多年,日常用水并沒有感到“壓力”,擰開水龍頭,就是白嘩嘩的自來水。這是東莞千萬人的“常態(tài)”,這讓很多人認為缺水只是“錯覺”。
對此,鄒曉波曾與大家一樣感同身受。但進入水務系統(tǒng)工作后,她才體味東莞水資源嚴峻的局面。“2016年-2020年,東莞年均用水量約20億立方米,但日常可利用水資源只有21億立方米,可開發(fā)的空間非常小?!睎|莞能夠保障群眾安全用水,關鍵在于嚴格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理念?!坝盟o張時,調劑企業(yè)工作用水,通過減產(chǎn)、利用再生水、節(jié)約用水等方式,全力確保群眾生活用水。這樣才讓千萬人沒有缺水的煩憂?!编u曉波如是說。
東莞的河涌湖泊水不能飲用,只能依賴“過境水源”。這就是發(fā)源于江西、流經(jīng)河源、惠州進入東莞的東江。
▲東江東莞段沿線14家水廠監(jiān)測點的氯化物含量持續(xù)走低
咸潮早來急
水源單一,東莞飲用水九成以上來自東江。
但是,東江不只是為東莞供水,還得重點保障深圳、香港等大城市的用水安全。
東江遇旱,東莞喊“渴”。2020年10月起,受極端天氣影響,東江流域遭受1963年以來最嚴峻旱情,降水持續(xù)偏少。在鄒曉波看來,此輪旱情出現(xiàn)“降雨、蓄水、徑流同時嚴重偏少的特大枯水期。”
降雨嚴重偏少,東江流域2021年降雨量1188毫米(略高于1963年980.5毫米),較常年偏少32%。蓄水嚴重偏少,在枯水期,東江上游的新豐江、楓樹壩、白盆珠三座水庫蓄水嚴重不足。截至2022年2月8日,三大水庫總可利用水量只有12.4億立方米,其中10.76億立方米處于“死水位”以下,供水只能保障至5月份。徑流嚴重偏少,三大水庫出現(xiàn)建庫以來最小總入庫流量63立方米/秒,其中白盆珠水庫連續(xù)114天低于“死水位”,根本無法向下游放水。
東江流域受旱情影響,水量大幅度減少,東江水位不斷下移,淡水河流量不足。這樣一來,深受潮汐影響。漲潮時,珠江口的海水倒灌進東江,咸水沿著河道逐步上溯。
“此次嚴重旱情,導致東莞咸潮出現(xiàn)時間早、持續(xù)時間長、上溯距離遠、氯化物含量高、影響水廠規(guī)模大。”鄒曉波告訴記者:“以前咸潮最多上溯至厚街水道,此次抵達東城鰲峙,持續(xù)時間超過6個月?!?/span>
東莞東江段沿線的14個水廠,日均供水450萬立方米。但咸潮持續(xù)上溯,處于咸潮范圍內的水廠取水規(guī)模達到280萬立方米。這相當于每天的供水中,有一半是“咸水”。按照國家飲用水取水標準,氯化物含量為250毫克/升。超過此指標,水廠沒有“咸水淡化”設備和工藝,這樣供應到千家萬戶的自來水,含在嘴里就會感覺到一股澀澀“咸味”。
但咸潮期間,東莞取水口氯化物含量最高達到1515.0毫克/升。嚴重時,部分水廠出現(xiàn)連續(xù)14個小時不能取水的困境。截至2月8日,東莞各水廠停止取水累計達89天。咸潮嚴重影響之下,東莞部分區(qū)域自來水出現(xiàn)口感變咸、水壓下降的現(xiàn)象。
2021年10月以來,莞城、東城、南城、厚街、虎門、大嶺山、長安、濱海灣等地的市民,時常遭遇“咸水”。這些鎮(zhèn)街在部分時段供水壓力下降,局部地勢較高區(qū)域的樓盤小區(qū),甚至出現(xiàn)停水情況。
對此,李宛芬記憶猶新?!?月21日,小區(qū)里上千住戶都在用‘咸水’,好在只用了一天,后來就正常了?!编u曉波坦言:“當天是東莞供水史上遭遇咸潮最嚴重的時刻?!敝档脩c幸的是,在抗旱防咸保供水專班的努力下,咸潮未對東莞居民生活及經(jīng)濟社會造成大的影響,未出現(xiàn)大面積長時間的停水現(xiàn)象。
▲東莞水廠全天候監(jiān)測水質,確保出廠水安全
保供水密碼
咸潮侵襲下供水平穩(wěn)的背后,凝聚了東莞“雙統(tǒng)籌”的智慧,全力推進“供水一張網(wǎng)”,最大限度發(fā)揮水資源效能。
位于東莞市第六水廠的東莞市水務集團調度中心,是全市“供水一張網(wǎng)”的中樞。調度員羅沛豪見證了東莞“解渴”的全過程。“這里24小時全天候專人值守,實時監(jiān)測水廠取水口各項指標、出廠水水壓及水量等關鍵數(shù)據(jù),統(tǒng)籌調度全市供水安排?!?/span>
得益于“供水一張網(wǎng)”的推進,目前東江東莞段沿線14家水廠的供水主管網(wǎng)全部貫通,“一家水廠供水緊張,可由相鄰水廠調劑?!闭驹谡{度中心大屏幕前,羅沛豪介紹說:“比如向莞城供水的第二水廠,在咸潮期間,取水口氯化物含量持續(xù)超標,導致不能取水,出廠水水量少、水壓降,影響片區(qū)群眾生活用水。一旦水壓、水量出現(xiàn)異常,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就有相應的預警,并及時反饋給控制中心,協(xié)調周邊的第三水廠、東城水廠、第三六廠進行供水?!?/span>
今年1月21日,第二水廠因咸潮嚴重不能取水,就是通過第三水廠向莞城片區(qū)供水。“打開第二水廠與第三水廠的主管網(wǎng)連接點,進行適當加壓,第三水廠的自來水就流向莞城千家萬戶。”即使咸潮最嚴重時刻,水廠不能從東江取水,但東莞也沒有出現(xiàn)大面積停水的現(xiàn)象。
這只是東莞各方聯(lián)手“戰(zhàn)咸潮”的一個縮影。
東莞高度重視抗旱工作,早在2021年4月,就成立以市長為組長,水務、應急、城管、住建、生態(tài)環(huán)境、水務集團等部門為成員的東莞市抗旱防咸保供水領導小組。東莞市水務局抽調相關科室骨干、統(tǒng)籌水務集團資源,并邀請中水珠江、省水利設計院、中電建中南院等單位專家成立抗旱工作專班。
鄒曉波翻開厚厚的筆記本,指著密密麻麻的記錄說:“抗旱防咸保供水期間,專班人員每天開會碰頭。今年立春過后,雨水較多,東江水源稍微增多,才改為每周開會?!?/span>
抗旱工作專班嚴格落實“1+6”抗旱工作方案,按照“加強監(jiān)測、減少需求、增加供給、互聯(lián)互通、加強保障”的工作思路,從應急供水調度、水質監(jiān)測、增加水庫蓄水、村級水廠復產(chǎn)、有序用水管控、抗旱宣傳等六個方面對工作細化部署。
東莞市水務局局長陶謹坦言:“咸潮期間,抗旱工作專班日夜兼程,東江流域管理局科學調度,為全市平穩(wěn)供水發(fā)揮重要作用?!泵鎸ο坛鼻謹_,東莞充分發(fā)揮“人防+技防”優(yōu)勢,在東江沿線水廠取水區(qū)域設立94個監(jiān)測點,組建東江三角洲咸潮自動監(jiān)測網(wǎng)、江庫水質監(jiān)測網(wǎng)、供水系統(tǒng)水質監(jiān)測網(wǎng)、應急水質監(jiān)測網(wǎng)四張網(wǎng)。通過加強水質監(jiān)測研究咸潮規(guī)律,提前研判,指導水廠及時取水。
“技術+工程”調度雙管齊下。羅沛豪告訴記者:“東莞每家水廠都配備清水池蓄水,通過錯峰取水、擇優(yōu)取水,加強供水管網(wǎng)互聯(lián)互通、咸淡混合調度等措施,降低入戶水咸度?!奔词乖谝咔槠陂g,每家水廠都儲備2個小時的水量。這意味著,咸潮持續(xù)2個小時,也不影響居民生活用水,一旦咸潮退去,氯化物含量達標,水廠又能蓄水,周而復始。
而當咸潮持續(xù)時間超過2個小時,片區(qū)內出現(xiàn)水壓低、供水量小的情況后,則調度上游水廠補水。“打開主管網(wǎng)連接點,自來水就直接進入其他水廠負責片區(qū)?!编u曉波還介紹說,咸潮嚴重時,東莞還應急恢復水庫周邊村級水廠,增加本地水源利用途徑。其中,松木山水廠、大朗新馬蓮、水流石水廠、大嶺山老虎巖水廠、樟木頭石新水廠、虎門懷德水廠,每天可為當?shù)刈艄┧?7.5萬立方米,及時緩解供水壓力。
與此同時,東莞還引導全市453家重點用水企業(yè)節(jié)約用水,通過使用再生水、降壓供水、壓減用水計劃、嚴管取水等措施,每天節(jié)水27萬立方米,彌補居民生活用水缺口。
咸潮期間,東莞靠著這套“組合拳”,降低咸潮影響,保障出廠水水質,確保全市供水“水量足、水質優(yōu)”。這也是千萬人感受不到東莞缺水的“密碼”。
▲水利部召開珠江壓咸補淡保供水專題視頻會商會,保障東莞等城市安全供水
千里調“兵”對決
“咸淡”對決,迫在眉睫。
今年元宵節(jié),恰逢天文大潮,如何保障東莞千萬人口城市用水安全,擺上水利部主要領導案頭。
2月13日下午,國家防總、水利部聯(lián)合召開珠江壓咸補淡保供水專題視頻會商會議,分析研判珠江流域供水、來水、咸(潮)情形勢,安排部署抗旱、壓咸補淡保供水工作,要求及時精準實施壓咸補淡應急補水調度,落實各項供水保障措施,全力保障元宵節(jié)天文大潮期間城鄉(xiāng)居民生活用水安全。
準確研判元宵節(jié)前后珠江口咸潮上溯影響的范圍和程度,精準演算咸潮影響供水時間和應急補水水頭到達取水口所需時長,確定壓咸補淡應急補水的啟動時間和流量,確保有效壓制咸潮。水利部主要領導反復詢問:“壓咸補淡有效對沖流量是多少?”“補水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到達?”這場對決背后,是水利部緊盯每一個問題的果斷決策和科學調度。
一場與時間賽跑、與咸潮較量的壓咸補淡“戰(zhàn)斗”在珠江流域正式打響。珠江防總辦公室迅速發(fā)出調度令,要求西江大藤峽水利樞紐2月13日17時起,出庫流量平均不低于3500立方米/秒;北江飛來峽水利樞紐2月14日起,出庫流量平均不低于300立方米/秒;東江水利樞紐2月14日起,出庫流量平均不低于280立方米/秒。三股淡水如排山倒海之勢奔流而下,全力壓制珠江口咸潮。
與此同時,東江(劍潭)水利樞紐向下游集中補水,補水在2月14日夜間抵達東江東莞段水廠主要取水口。通過連續(xù)5天的壓制咸潮、補充淡水,東江南支流、北干流的咸潮線界分別下移約6公里和5公里,東江下游的第三水廠取水口,氯化物含量迅速降低至50毫克/升以下,遠優(yōu)于國家標準,有力保障東莞千萬人口元宵節(jié)期間供水安全。
陶謹坦言:“東莞抗旱防咸保供水取得明顯成效,但咸潮形勢不容樂觀。”
綜合水文、氣象、咸潮規(guī)律等信息預判,今年2-4月降雨量偏少,5-6月略偏多。若今年開汛晚于4月底,則咸潮依然很嚴重。對此,東莞市水務局聯(lián)合東莞日報社制作節(jié)水宣傳片,倡議市民群眾節(jié)約用水,鼓勵企業(yè)使用再生水,市政綠化、道路清洗、消防救援可充分利用污水處理廠尾水,一起筑牢東莞供水保障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