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可導致一些患者出現(xiàn)急性呼吸窘迫、器官損傷或死亡。盡管醫(yī)學研究此前已發(fā)現(xiàn),部分新冠患者發(fā)生重癥或死亡并不是直接由病毒本身導致的,而是源于病毒感染人體的某些細胞引發(fā)體內炎癥“風暴”反應。研究人員也一直試圖闡釋新冠病毒為何能夠“引爆”這些細胞,產(chǎn)生致命的炎癥反應。
據(jù)3月6日發(fā)表在《自然》期刊上的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可以感染兩種免疫細胞:肺部的巨噬細胞和血液中的單核細胞。一旦感染就會引發(fā)炎癥反應,而病毒甚至可以在免疫細胞中進行復制。該研究也揭示了病毒是如何進入免疫細胞的。研究者表示,受感染的免疫細胞可以為藥物開發(fā)提供潛在的目標。
新冠病毒能感染2種免疫細胞
引發(fā)“細胞焦亡”炎癥反應
該研究由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兒童醫(yī)院細胞和分子醫(yī)學項目研究人員領導。該醫(yī)院的免疫學專家朱迪·利伯曼和同事研究了新冠患者的血液樣本,他們發(fā)現(xiàn)大約 6%的單核細胞感染了新冠病毒。而在新冠死亡患者肺部中,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肺部的巨噬細胞激活了炎癥小體。綜合表明,抗體介導的新冠病毒被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攝取”,進而引發(fā)炎癥性細胞死亡,即細胞焦亡(Pyroptosis),從而導致全身性炎癥反應。
▲新冠病毒可以進入肺部的巨噬細胞,引發(fā)大規(guī)模的炎癥反應
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均是白細胞,是人體免疫系統(tǒng)內用來識別外來病原體的“前哨”細胞。它們的日常工作,就是在血液和組織里循環(huán),找到并消滅病原體。它們有很強的吞噬能力,通過“吃掉”病原體的方式,確切地說,是通過包圍和吸收的方式,來把病原體消滅掉,以防止其感染其他人體細胞。一旦吸收了病毒病原體,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就會通過類似細胞垃圾處理器的“胞內體”來處理病毒。
但是對新冠病毒而言,這種情況不會發(fā)生。相反,新冠病毒會脫離“胞內體”并逃逸到細胞內,并在免疫細胞內繼續(xù)進行自我復制?!耙坏┎《颈幻庖呒毎眨鼈兙烷_始復制,這令人驚訝?!崩f道。
當免疫細胞內病毒繁殖復制時,細胞自身就引發(fā)了下一級警報。這些警報會激活炎癥小體,從而觸發(fā)促炎性細胞因子產(chǎn)生,進而經(jīng)歷一種與炎癥相關的細胞死亡,即細胞焦亡。本質上而言,是將整個細胞全部“燒掉”,通過“火熱死亡”阻止病毒的復制繁殖。
“而當細胞焦亡時,它們會破裂釋放出各種炎癥蛋白,進而召喚更多的免疫細胞來感染處?!崩f。因此,一連串的全身炎癥反應就此形成。利伯曼解釋稱,“一旦它開始,我們就沒有任何辦法來處理。該反應就像一場小火。它會蔓延、爆炸,沒有任何滅火機制能夠將其撲滅。”
在對比健康人士、新冠住院患者和肺炎患者的血細胞時,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細胞焦亡在新冠患者體內更加頻繁?!案腥拘鹿诓《镜幕颊?,有更多的炎癥小體和垂死的細胞?!崩f道,“所以很可能是新冠病毒特別擅長誘導這些細胞,但我們目前還不知道為什么會這樣?!?/p>
該研究有助于解釋老年人、糖尿病等患者
為何感染新冠的風險更高
利伯曼表示,這項研究還有助于解釋為什么老年人、肥胖患者以及糖尿病患者等感染新冠的健康風險更高。例如,此前東英吉利大學和英國Quadram研究所的研究顯示,人體脂肪組織除了含有脂肪細胞之外,還有一定數(shù)量的免疫細胞。病毒也會導致脂肪組織中的巨噬細胞感染,產(chǎn)生強烈的炎癥反應。從而加重新冠感染患者的病情,甚至帶來死亡威脅。
新冠病毒主要通過ACE-2受體進入細胞,這是病毒的主要切入點。但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缺乏ACE-2,新冠病毒又是如何進入這些免疫細胞的?據(jù)研究顯示,病毒在抗體的幫助下通過一種稱為Fcγ受體的表面蛋白潛入。當病毒遇到附著在Fcγ受體上的抗體時,病毒就會被“舀入”免疫細胞中。
利伯曼表示,并非所有的抗體都能促進病毒進入細胞,只有具有Fcγ受體的單核細胞能夠被感染。其領導的研究小組表示,接種輝瑞和BioNTech開發(fā)的mRNA疫苗的人產(chǎn)生的抗體不允許單核細胞吸收新冠病毒。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yī)學院免疫學研究所所長約翰·惠利也表示,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探索哪些類型的抗體有助于單核細胞吸收病毒。
另外,并非所有單核細胞都識別相同的抗體。該研究發(fā)現(xiàn),新冠患者傾向于擁有更多具有CD16受體的單核細胞。CD16受體識別抗體與單核細胞連接,觸發(fā)細胞吸收病毒。一旦病毒進入細胞內部,其就會開始自我復制,進而引發(fā)破壞性的炎癥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