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呂文琦
隱形正畸收費少則兩三萬、多則四五萬;種牙一顆一萬起步;根管治療加上牙冠數(shù)千元——“一口牙一套房”讓不少消費者對牙科治療望而卻步,也讓齒科險悄然興起。
近日,看一次牙能“省好幾千”,“薅羊毛必備”的齒科險在不少保險銷售的朋友圈里被反復推介,銷售宣稱能對接高端私立診所,專人服務,直接理賠不需墊付等。這份“羊毛”消費者能如愿薅到嗎?
購買齒科險能省高額醫(yī)療費?
以588元的泰康E齒康為例,保險責任分為四部分:保健治療,基礎治療,復雜治療和意外治療。每一項治療對應不同的保險金額和賠付比例,其中僅保健治療和意外治療是100%賠付,上限分別為5000元和2000元;基礎治療按90%賠付,上限1000元,復雜治療70%賠付,上限2000元。
在實際的使用中,客戶需要先選擇某一指定醫(yī)療品牌,之后只能在該品牌旗下的牙科診所就診,不可更換。如果參與了種牙等復雜治療,總花費為一萬元,保險可以抵扣2000元,余下的8000元享受9折,客戶承擔的總費用為7200元;如果參與潔牙等基礎治療,總花費為900元,實際可理賠費用為90%,即810元,余下90元需要客戶自付。
來自東莞的安小姐向界面新聞反映,她在購買了齒科險之后前往指定診所做根管治療,原價2000元,診所可以提供6折也就是1200元。而齒科保險是基于原價進行折扣,安小姐本人需要自費600元,再加上購買齒科險的費用,一共花費1188元,與診所直接折扣的價格相差不多。
安小姐遇到的診所折扣問題并非個例,沈陽的方小姐也表示,自己在診所做根管治療時,本來診所優(yōu)惠后700一顆牙,但因為用齒科險只能按原價收費,結果變成了2600一顆牙,齒科險的省錢功能就變得“不香了”。還有客戶表示,指定的私立診所定位中高端,治療收費比公立醫(yī)院高,單純考慮價格的話并沒有靠齒科險省到錢。
齒科險實質相當于團購券
部分消費者沒有靠齒科險省下醫(yī)療費,保險公司和合作診所能否靠齒科險賺到錢?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一般的醫(yī)療險,購買沒有等候期、不需要申報既往癥的齒科險屬于純粹的逆向選擇。
所謂的逆選擇是指,有些人在自己身體狀況不好或是已經(jīng)發(fā)生保險事故的情況下,再去投保相關保險,從而獲取保險賠償金的行為。因此,保險公司的賠償概率將會超過公司根據(jù)大數(shù)據(jù)法則統(tǒng)計的總體損失發(fā)生費率。
購買齒科險的客戶一般是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牙齒有問題,有就醫(yī)打算的人群,這就意味著齒科險大概率會發(fā)生賠付。
某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保險產品經(jīng)理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齒科險是一種HMO(健康維護組織)模式的保險產品,屬于管理型醫(yī)療保險,在美國的雇員福利中比較常見。HMO模式可以平衡商業(yè)保險公司控費訴求、醫(yī)療機構盈利訴求以及患者優(yōu)質低價的服務訴求。
對于用戶來講,齒科險劃定的診所范圍能協(xié)助客戶快速匹配當?shù)貎?yōu)質醫(yī)療資源,相對省錢,“這好比給你個500元優(yōu)惠券去買名牌包,你可以選擇以優(yōu)惠價購買,當然你也可以買普通品牌包。齒科險的賣點在于保質保價,省錢但不代表便宜?!?/p>
有連鎖齒科創(chuàng)始人向界面新聞表示,比起傳統(tǒng)項目,齒科險更像一種“團購券”,以一個較低價格鎖定診所治療項目的折扣,“比如19年泰康聯(lián)合泰康拜博推出了一款四萬多的隱適美矯正險,一般誰會花四萬多買消費險呢?實際這個矯正險是以四萬多的價格在泰康拜博團購原價五萬多的隱適美矯正。”
“成為合作診所是不會虧的,本身牙齒耗材都很便宜,貴的是醫(yī)生和流量。齒科險剛好可以借保險公司的力幫診所導流客戶,解決了流量貴的問題。像泰康收購了拜博口腔,再推出齒科險,為旗下診所賦能?!?/p>
除了泰康推出的588元全科齒科險,不少保險公司也推出了專項齒科險,如中信保誠的5888元ABT種植險,太平保險的15000元Nobel種植牙險,以及各保司198元的潔牙計劃。
業(yè)內人士建議,在購買齒科險前,消費者應當先前往定點診所了解治療費用,再計算用了齒科險是否會省錢,比較后再進行購買,避免盲目購買花“冤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