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鄰里好,賽金寶。橫瀝鎮(zhèn)劉順菊夫妻全家總動員,熱心志愿服務鄰里。特別是在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中,夫妻每天為鄰居們買菜、送快遞,在樓棟微信群里收集問題和意見、疏導壓抑情緒,慰問獨居老人、為孩子們送書等,盡心盡力服務鄰里,鄰居住戶們把劉順菊夫妻親切地稱呼為“樓嫂”“樓哥”。在日前全國婦聯表彰全國五好家庭、全國家庭工作先進集體、全國家庭工作先進個人和全國最美家庭活動中,劉順菊家庭被評為“全國最美家庭”。
一言一行,溫暖小區(qū)住戶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劉順菊帶動身邊的姐妹加入“樓嫂”巾幗志愿服務隊,在每個樓棟建立“樓嫂”微信聯絡群,每天開展“鄰里守望互助互愛”志愿服務,持續(xù)點亮抗擊疫情的絲絲燭火,構筑起疫情防控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澳阌行枰?,我來幫忙?!边@是“樓嫂”的口號,她們默默付出,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溫暖著小區(qū)里每一個樓棟、每一個住戶。
“西紅柿6個、沙糖桔2斤、小米辣半斤、黃瓜5根……”每天清晨,當人們還在家里酣睡的時候,劉順菊打開手機,開始了一天的忙碌。她把前一天晚上發(fā)到“樓嫂”聯絡群的購買清單接龍收集整理好,就出發(fā)到超市采購生活品,幫助鄰居們買米、買菜、買生活用品,再到快遞接收點幫鄰居領取快遞,把所有東西按照鄰居的住址分類后,和丈夫張樹瑞逐一地把東西送到各個鄰居的家中。同時,在微信群里定時開展“一天一暖心問候、一天一防疫情況分享、一天一親子教育、一天一正能量推文、一天一收集匯報、在線答疑+情緒疏導”的“5+2”線上服務。
劉順菊對小區(qū)可謂是“人熟地熟情況熟”,遇到夫妻吵架、婆媳不和、異地分居家庭無暇照顧小孩等情況,鄰居都喜歡找她。她知道后立刻介入,到鄰居家進行探訪慰問、安撫情緒、了解情況,幫助鄰里家庭解決生活中“雞毛蒜皮”,幫助消除化解物業(yè)和業(yè)主之間各種誤會和矛盾。一樁樁、一件件的矛盾糾紛在劉順菊夫妻的調解下得到化解,有效促進了小區(qū)的和諧穩(wěn)定。
“疫情限制了大家的自由,反而讓鄰里之間的距離更近了。我們小區(qū)鄰居們之間的相互關愛深刻體現了中國那句老話‘遠親不如近鄰’。順菊姐和丈夫的無私奉獻,給大家詮釋了什么叫作‘最美家庭’?!毙^(qū)住戶陳麗娟說。
夫妻并肩,投身志愿服務
“丈夫很支持我,平時忙不過來時他都會主動幫忙,分擔一些工作,比如在樓棟微信群里轉發(fā)親子教育信息、收集問題和意見、給鄰居們送東西。”劉順菊回憶道,有一次她感到身體不適,但正巧棟樓里鄰居需要幫助,她的丈夫張樹瑞了解情況后主動請纓?!凹热黄拮舆x擇了做這個‘樓嫂’,就要有這個責任感,現在鄰居需要幫忙,如果你推三推四的話,是很不負責任的,以后別人也不會信任你?!睆垬淙鹩脤嶋H行動大力支持妻子,被鄰居們親切地稱呼為“樓哥”。
為了讓妻子有更多的時間參與志愿服務,張樹瑞總是自覺承擔日常家務。一有閑暇時間,全家總動員積極地投身到志愿服務中,并教育孩子要感恩生活,助人為樂。孩子們在他們夫妻的教育和影響下,也自覺加入到志愿服務中,如派發(fā)口罩、張貼宣傳單張等等。
“志愿服務是傳遞快樂的一種方式,我希望通過自己小小的行動,給社會帶來一點的正能量,同時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友愛、守望相助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用行動為他們上好‘思想品德課’,以后做個有愛心的人?!眲㈨樉找痪錁闼氐脑?,折射出了她熱心公益、無私貢獻的可貴品質。
他們把小區(qū)作為家,小區(qū)里的各個角落都充滿他們全家人的歡聲笑語。劉順菊一家樂于奉獻的家庭故事在鄰里間傳為佳話,成為小區(qū)里很多家庭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