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中文字幕av免费放

APP年度報告 讓你的隱私無所遁形

導讀

壹 || 絕大部分年度報告采集的數據包括三大類:賬號信息、行為信息、訂單信息。此外,還有多設備的數據、行程信息、地理位置、好友互動情況等數據,也被部分應用用于生成個人年度報告。

貳 || 許多平臺也重新審查并優(yōu)化了信息收集同意流程,并引入了單獨同意機制,比如年度報告的數據需要再次授權。

胡駿還沒來得及回憶2024年,年度報告?zhèn)円呀洜幭喃I上總結,他自嘲“被數據定義的一生”。

他在7個城市打車,飛行超過1萬公里;在電商的消費支出不到2023年的一半;麥當勞的“窮鬼套餐”是他的最愛,下單超過50次;深夜聽歌、刷小紅書是他的生活方式;最常用的外賣備注是“放門口,別敲門,別敲門”;打卡多鄰國,連續(xù)100天未曾間斷……

胡駿感覺2024年的年度報告異常多,讓人目不暇接。自2024年12月中旬以來,他陸續(xù)收到幾十份年度報告,但只看了不到10份,保留或轉發(fā)了3—5張印象深刻的截圖。某快遞應用推送了年度報告后,他覺得很無奈,實在是沒必要。

在年度報告發(fā)布后,很多網友說,沒有人比數據更懂自己。這讓胡駿產生懷疑:“究竟哪些數據在記錄自己的生活?”他第一次點開年度報告首頁的“個人信息授權”或者“隱私授權”等協議。

絕大多數使用了賬號、行為及訂單信息

胡駿是移動互聯網的原住民。在2015年左右,他已經注冊了常用的應用。當時正是各大平臺燒錢補貼,爭奪新用戶之際,百團大戰(zhàn)、網約車之戰(zhàn)來勢洶洶。

在他的印象里,網易云音樂是年度報告潮流的引領者,開創(chuàng)拉新的新方式。網易云音樂的首個年度報告在2016年末上線,引得老用戶轉發(fā)刷屏,新用戶下載體驗。很多用戶會為了保持網易云音樂年度報告數據的可靠性,避免切換多個App聽歌,也間接保持了對平臺的黏性。自此,各大平臺紛紛下場,加入年度報告的混戰(zhàn)。

八年以后,年度報告發(fā)布已經成為一片“紅海”。據經濟觀察網不完全統(tǒng)計,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有超過40個主流App發(fā)布了年度報告。其中,90%的應用為年度報告設置了專有的授權協議,聲明數據僅用于生成年度報告。

絕大部分年度報告采集的數據包括三大類:賬號信息(個人頭像、昵稱、登錄時間及時長等)、行為信息(點贊、收藏、評論、轉發(fā)等)、訂單信息(下單金額、地址、時間、服務類型等)。此外,還有多設備的數據、行程信息、地理位置、好友互動情況等數據,也被部分應用用于生成個人年度報告。

酷我、茶百道、小宇宙、??蜎]有單獨為年度報告設置授權協議,但仍需用戶同意根據App的隱私政策使用相關數據。

絕大部分年度報告需要下載App才能查看,餐飲類App大多將年度報告作為刺激消費的活動,觀看完畢后,可以參與“分享抽獎”“領取優(yōu)惠券”等互動。

美團、騰訊系應用、滴滴以及小紅書的授權協議文本最長,并且在授權協議中采用加粗、劃線等方式標注重點,比如數據搜集的時間范圍、數據類型及用途等。部分平臺還在授權協議中提供郵箱供用戶反饋。

音樂類和外語學習類應用幾乎都提供了年度報告,可以說是“兵家必爭之地”。

酷狗的授權協議最為詳細,分別從歷史數據和2024年數據兩方面,說明了采用的信息類別。此外,音樂App中僅有網易云音樂采集了好友之間的互動數據,比如雙人空間中的行為數據。與之相似的是游戲類應用,比如蛋仔派對、王者榮耀等游戲在年度報告都突出了最佳合作好友等社交屬性。

墨墨背單詞、扇貝單詞等外語學習類應用在年度報告中,都強調了打卡持續(xù)天數,以及用戶排行。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電商的應用都非?!暗驼{”,未提供年度報告。比如抖音沒有年度報告,而支付寶和淘寶僅提供年度賬單數據,但并未單獨宣傳告知用戶入口,需要仔細尋找,與前幾年的情況不同。當當則為用戶提供“年度閱讀報告”,來源于用戶下單購買的書籍情況。

搜集數據類別最豐富的是飛書,這一應用集通訊、文檔、會議、表格處理等功能于一體,其年度報告涵蓋了用戶行為數據、工具使用情況等幾十個維度,并對絕大部分數據進行進一步說明。

例如,發(fā)出消息數(僅收集信息數量,不涉及信息內容)、單聊人數(僅收集人數,不涉及具體人員信息)、發(fā)言群數、使用次數最多的快捷表情和使用次數、創(chuàng)建文檔數、全年參會總數量及排位、年度對比。

Spotify、多鄰國、任天堂、Playstation等國外應用,它們未具體說明所采集的數據范圍和類型,但根據年度報告來看,使用的數據相對更少,僅有賬戶信息,比如不同游戲時長、聽歌總時長等,并不涉及用戶在App上產生的行為數據。不少用戶也會表示過于單調與無聊。

數據使用合規(guī),但平臺仍有改進空間

泰和泰律師事務所律師杜雙,專攻互聯網及數據合規(guī)業(yè)務,在接受經濟觀察網采訪時表示,平臺依據用戶數據制作年度報告的做法是符合現行法律規(guī)定的。

他通過實例說明平臺的合規(guī)舉措:當年度報告首次啟動時,平臺會通過彈窗等顯著方式提醒用戶閱讀隱私政策及個人信息收集使用規(guī)則,用戶若未勾選同意,則無法查看年度報告;隱私政策中,平臺通常會詳細闡釋個人信息的收集與使用規(guī)則;同時,平臺承諾不會向第三方披露用戶信息,并在用戶截圖、保存或轉發(fā)時提供易于識別的提示,以降低隱私泄露風險。

杜雙建議,在授權“個人信息”時,用戶應特別關注協議中的三個關鍵點:

一是數據采集的時間范圍:部分平臺在用戶首次授權后會持續(xù)采集數據,除非用戶主動要求停止采集并刪除所有相關數據。

二是數據采集的類型:尤其是與個人生物信息、健康信息相關的數據,如面部、聲音、指紋、基因特征,以及體檢、診療記錄、病史等,這些信息的保護尤為重要。例如,目前暫無互聯網醫(yī)療類的公司發(fā)布相應的年度報告。

三是數據處理的承諾:用戶需關注平臺是否承諾對采集的數據進行匿名化和脫敏處理,以確保無法直接識別個體用戶。

2021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下稱《個保法》)正式施行,這是保障用戶個人信息最重要的法律之一。

君合律所曾對比《個保法》與《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二次審議稿)》的變化,其中兩個重點修改內容分別為:

《個保法》重申收集個人信息“應當限于實現處理目的的最小范圍”,并增加了“不得過度收集個人信息”的規(guī)定,進一步完善了個人信息處理規(guī)則;

此外,《個保法》將“基礎性互聯網平臺服務”修改為“重要互聯網平臺服務”,這一規(guī)定也體現了監(jiān)管機關重視對互聯網巨頭或重點互聯網企業(yè)的監(jiān)管和引導。

杜雙認為,《個保法》的出臺促使平臺更加重視個人信息使用的合規(guī)性。他觀察到,許多公司為此設立了專門的部門和人員來負責數據處理。在數據處理中,匿名化和脫敏處理是兩個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此外,許多平臺也重新審查并優(yōu)化了信息收集同意流程,并引入了單獨同意機制,比如年度報告的數據需要再次授權。

然而,他也指出平臺在保護用戶個人信息方面仍有改進空間。

一方面,《個保法》明確了處理個人信息的“最小必要原則”,即對個人權益產生的影響最小、僅限于滿足處理目的的最小范圍,不得過度收集個人信息。但在實際操作中,平臺的隱私政策往往采用“一攬子”同意模式,而不是針對超出最小范圍的特定個人信息處理單獨獲得同意,導致用戶不同意就無法使用基本服務。以年度報告采集的信息為例,用戶無法選擇具體授權哪些數據,但如果不勾選同意,則無法使用年度報告功能。

另一方面,目前很少有平臺提供明顯的渠道或入口,讓用戶選擇刪除或停止使用相關數據。

杜雙指出,用戶對個人信息、數據安全以及隱私保護的要求在不斷提高,這有助于推動平臺細化和完善相關機制,也有助于數據交易市場的安全與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