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
長期以“傳播民主自由”為名,行意識形態(tài)滲透之實的美政府“喉舌”機構“美國之音”(VOA),如今深陷被“封喉”的困境。
在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下令繼續(xù)削減聯(lián)邦官僚機構資金后,數(shù)十名“美國之音”員工被曝已于3月15日接到停職郵件,一些該媒體的地方臺已停止播報新聞?!懊绹簟敝魅芜~克爾·阿布拉莫維茨同日在社交媒體上宣布,自己和“幾乎整個”1300人員工團隊已被停職。一名資深記者說:“‘美國之音’至少目前已被噤聲。”
此前一天,特朗普下令削減多家聯(lián)邦官僚機構,其中就包括管轄“美國之音”等多家美政府“喉舌”的美國國際媒體署(USAGM)。
從“美國之音”員工向路透社分享的電子郵件來看,這些員工被安排帶薪行政休假,并享有全部福利,“直至另行通知”。這封由美國國際媒體署一名人力資源主管發(fā)出的電子郵件,指示員工不要進入工作場所或訪問內部系統(tǒng)。
路透社看到的另一份聲明顯示,美國國際媒體署還終止了對“自由歐洲電臺”“自由亞洲電臺”的撥款。
2月14日,“美國之音”位于華盛頓的總部。 美聯(lián)社
與此同時,“美國之音”主任邁克爾·阿布拉莫維茨15日在社交媒體“臉書”上發(fā)文稱,他已被停職,與他一同被停職的還有“幾乎整個”1300人的員工隊伍。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獲悉,根據(jù)聽眾反映,“美國之音”的一些地方語言廣播電臺已停止播報新聞,轉而播放音樂來填補播出時間。
六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向CNN透露,員工們預計“美國之音”的全球新聞報道將陷入停滯。
“美國之音”的高層編輯已被勒令停止工作,一些為“美國之音”工作的承包商被告知上交工作證。其他員工15日前往辦公室收拾個人物品,因為他們擔心很快將無法進入大樓。
一位資深記者說:“美國之音至少目前已被噤聲。”
為消除浪費并減少政府權力過度的問題,特朗普14日簽署一項行政命令,繼續(xù)削減聯(lián)邦官僚機構的人員。而此次受到波及的八個聯(lián)邦機構中,就包括“美國之音”的“娘家”美國國際媒體署。
白宮網站當天在一份情況說明稿中稱,這項行政命令取消了這些機構的“非法定職能”,并將“不必要政府實體”的法定職能削減至“法律要求范圍內”。
作為由美國政府資助的對外新聞機構的監(jiān)管者,美國國際媒體署負責管理美國多家“外宣喉舌”——“美國之音”“自由亞洲電臺”“自由歐洲電臺”“中東廣播網”“古巴廣播辦公室”,以及所謂支持“網絡自由”項目的“開放技術基金”。
名義上,它們宣稱其宗旨是向世界講述“美國故事”,推廣“民主自由”,實際上很多時候是針對美國的對手國家開展輿論戰(zhàn),除了在世界各地煽風點火、干涉別國內政,有時甚至鼓吹“顏色革命”。
事實上,自2020年以來,特朗普在首個執(zhí)政任期內就曾多次將“炮火”對準“美國之音”,稱其花納稅人的錢沒有講好“美國故事”,還聲稱其“幫中國宣傳”。2020年4月15日,特朗普就曾在一場新聞發(fā)布會上直接點名“美國之音”,稱其報道“令人作嘔”。
如今特朗普此番“封喉”之舉,令一眾“新聞自由倡導組織”急得跳腳。例如“華盛頓全國新聞俱樂部”主席邁克?巴爾薩莫發(fā)表聲明稱,特朗普對“美國之音”削減破壞了美國對新聞自由獨立的承諾。
美國“政府效率部”(DOGE)掌門人馬斯克15日在X平臺上寫道:“在逐步關閉全球政府宣傳機構的過程中,美國國際媒體署已暫時更名為‘全球宣傳部門(DOPE)’?!?/p>
除美國國際媒體署外,特朗普的行政令還針對:聯(lián)邦調解與和解局(FMCS),該機構致力于預防和解決停工和勞資糾紛;無黨派智庫伍德羅·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博物館和圖書館服務協(xié)會(IMLS),負責資助和支持博物館、圖書館和檔案館;美國無家可歸問題機構間理事會,致力于預防和結束無家可歸問題;社區(qū)發(fā)展金融機構基金(CDFI),負責向困難社區(qū)提供財政援助;少數(shù)族裔商業(yè)發(fā)展局(MBDA),旨在支持少數(shù)族裔企業(yè);美國北極研究委員會。
到目前為止,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已在擁有230萬名員工的聯(lián)邦文職人員隊伍中削減了超過10萬個潛在崗位,凍結了對外援助,并取消了數(shù)千個項目和合同。